□本报记者 许予朋
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,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,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。会议指出,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,要正确把握形势,增强忧患意识,坚持底线思维,用好发展机遇、潜力和优势,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。
结合会议部署,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有哪些重要发力点?财政政策、货币政策将如何持续发力?稳外贸还需哪些金融支持?《中国银行保险报》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围绕上述话题进行解读。
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
上半年,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,交出了GDP同比增长5.3%的高质量“成绩单”。会议认为,今年以来我国“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,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,改革开放不断深化,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,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,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”。
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,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此次会议对经济形势与经济工作的研判:一是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“稳中有进”的运行轨道,基本面展现出较强韧性。二是对未来经济形势判断“向好”。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、结构性支持措施不断强化推动下,我国内需有望持续回升,经济动能将进一步增强。三是对风险挑战的态度保持审慎。“尽管经济趋势向好,会议仍指出‘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’,凸显对复杂局势的清醒认识,强调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。”程实说。
从房地产角度来看,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,会议认为“重点领域风险有力有效防范化解,民生兜底保障进一步加强”,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当前地产领域防风险取得的成效。“近几年,房地产风险一直是防风险领域的重点之一。去年四季度以来,房地产市场表现有所改善,今年以来,随着各项政策继续落实,效果进一步显现。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.5%,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5.5个百分点。”陈文静介绍。
会议决定,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,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。
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,我国未来发展将更加突出高质量导向,强化科技创新驱动,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。在政策保障方面,将统筹发展和安全,稳妥推进地方债务、房地产和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化解,确保为“十五五”规划的启动提供可持续的政策基础和发展空间。
“这一阶段既面临压力叠加,又孕育突破机会,是发展方式转型和体制机制调整的关键窗口期。”明明表示。
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
下半年货币政策、财政政策将如何发力,无疑是市场关注的焦点。
会议指出,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、适时加力。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充分释放政策效应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兜牢基层“三保”底线。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,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。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,加力支持科技创新、提振消费、小微企业、稳定外贸等。支持经济大省发挥挑大梁作用。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。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,下半年视实际情况需要,宏观政策将在稳增长方向出台新的增量措施,包括上调财政赤字率、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、提高新增专项债额度、降息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。“这些政策措施能够有力提振内需,充分对冲外需放缓带来的影响,确保全年实现5.0%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。”王青说。
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会议延续了货币政策“适度宽松”的基调,但与4月相比,未再提及“适时降准降息”。
王青认为,上半年宏观经济稳中偏强,近期外部经贸环境保持稳定,5月降准降息落地后,当前处于政策观察期,继续降息的迫切性、必要性下降。
明明预测,后续中国人民银行仍将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总量工具可能仍在效果观察期,未来降息、降准空间和节奏或取决于这一轮经济和信用修复进度。对结构性工具的关注点,则将更多放在现有工具使用情况上。
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表示,下半年货币政策将通过逆回购、MLF等总量工具加大流动性投放,保持流动性充裕。必要时,有望再度降准、降息,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行,为政府债券的集中大规模发行以及信贷投放提供宽松的金融环境。
强化稳外贸融资支持
当前,稳外贸依然面临挑战。会议强调,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。帮助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,强化融资支持,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。优化出口退税政策,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。
“金融系统助力‘稳外贸’可从多维度协同发力,形成贯穿融资、结算、服务与科技赋能的综合支持体系。”程实介绍,首先,解决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问题。要引导银行加大对中小外贸企业的授信力度,并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,为外贸企业稳订单、扩产能提供有力资金保障。其次,提升跨境结算便利性。加快人民币跨境结算改革,丰富汇率对冲与贸易结算工具,帮助企业在汇率波动中保持稳定预期与流动性安全。再次,优化服务覆盖能力。打通服务链条,聚焦高端制造、新能源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新质生产力领域,提供更长期、更稳定的综合金融服务。最后,加快科技赋能步伐。通过数字化技术深度嵌入外贸场景,提升风控精度与审批效率,实现金融资源精准直达外贸企业。
广开首席产研院资深研究员刘涛建议,稳外贸方面,除了已有金融支持政策,可考虑由财政部、进出口银行等部门合作设立5000亿元稳外贸发展基金线上股票开户,引入商业银行、信托、基金、实体经济上市企业等机构投资,带动超过2万亿元社会资本参与股权类与债权类投资,专项支持出口大省的优质外贸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。在此基础上,还可考虑成立相关海外投资基金,扩大对东盟、欧盟、拉美、非洲等地区在能源、基建、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,促进双边、多边经贸合作。
易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