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孙树柱简介:孙树柱,字泓润,雅墨斋主人,国家一级书法师。现任:中国华侨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,中国孔子书画研究院常务院长,中国孔子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孔子收藏家协会副会长,山东省老年学学会老年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委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研究会副会长,《中国报道》网特约艺术家,金镶玉艺术馆特约艺术顾问,其书法作品在全国、省市及港澳台地区专业性书法大展中获奖。2018年被收录中国文化部艺术名人库,荣获首届《人民艺术家》称号。

秋阳穿过疏朗的枫树叶,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碎金,墙角的野菊开得正好,细碎的花瓣沾着晨露,带着清冽的香气漫过巷口——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。重阳节的诗意,正藏在现代著名书法家孙树柱的金文里。
古人以“九”为阳数,九月初九两阳相重,故曰 “重阳”。从《易经》的数理哲思,到王维“遥知兄弟登高处” 的惦念,从陶渊明“采菊东篱下”的悠然,到如今“敬老怀亲”的温情传承,这个古老的节日,恰似一壶陈酿的菊酒,越品越有岁月的醇厚。
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唐代诗人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,这是每个中国人初识重阳时最熟稔的诗句。古人重阳登高,并非只是赏秋之举,更藏着“避灾祈福”的美意。
传说东汉时,桓景遵仙长之嘱,率家人登高避灾,插茱萸、饮菊酒,终躲过瘟疫。后来,登高渐渐成了重阳节的核心习俗,人们攀上山巅,望断天涯路,既是与秋日的辽阔对话,也是借高远山水消解乡愁。杜甫在《登高》中写道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”,道尽乱世游子的苍凉;而杜牧则在《九日齐山登高》里换了心境:“但将酩酊酬佳节,不用登临恨落晖”,以豁达姿态拥抱重阳的秋光。
如今,我们生活在美好的新时代,不必再登山避灾,但约上二三好友友登一次济南的“齐烟九点”,甚是美好。看天高云淡层林尽染,听夕阳流水秋风拂叶,仍能探寻到古人 “登高见远”的雅趣。站在山巅,遥望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,再品孙树柱金文里埋藏的“岁岁重阳”深情,所有的烦恼都会被秋风拂去,随云气冲散,只剩下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。
重阳的雅趣,总与菊花分不开。“秋丛绕舍似陶家,遍绕篱边日渐斜。不是花中偏爱菊,此花开尽更无花。”元稹的诗,道尽了菊花独傲秋霜的风骨。古人爱菊,不仅爱它的清姿,更敬它的品格——百花凋零时,唯有菊花在寒霜中绽放,恰如君子不屈的气节。陶渊明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闲适,让菊花成了隐逸情怀的象征;李清照“东篱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盈袖”的雅致,又为赏菊添了几分婉约。重阳赏菊,自古便是文人雅士的乐事:他们会在庭院中种满秋菊,呼朋引伴来赴“赏菊宴”,饮酒赋诗,以菊喻人。如今的泉城济南,每到重阳,趵突泉公园中菊展让人流连,黄的、白的、紫的菊花缀满枝头,老人牵着孩童的手在花前拍照,年轻人举着手机记录这秋日限定的美好,摄影爱好者从各个角度定格着菊花里的灿烂。若能在此时泡一壶菊花茶,看花瓣在水中舒展,品一口清甜,便也算不负这“菊香满径”的重阳了。
“茱萸正可佩,折取寄情亲。”除了登高、赏菊,插茱萸也是重阳节的古俗。古人认为茱萸有辟邪除灾的功效,重阳这天会将茱萸插在发髻上,或系在手臂上,也会折下枝丫送给远方的亲友,以寄思念。王维诗中的“遍插茱萸少一人”,正是借这小小的植物,道尽了异乡人的牵挂。如今,插茱萸的习俗虽已淡去,但那份“思亲”的内核却从未改变。
重阳这天,给远方的父母打一通长长的电话,絮叨家常;带着妻儿回到老家,陪长辈吃一顿热饭;在朋友圈里晒晒“岁岁重阳”,配一句“又是一个重阳节”。这些细碎的举动,不正是现代版的“插萸寄情”吗?就像李清照在《醉花阴》中写“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”,思念从来不分古今,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。
1989年,重阳节被国家定为“老人节”,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。2006年,被国务院列为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这一变化,让这个古老的节日添了几分温暖,多了几分烟火气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,如今的重阳,成了传递敬老之情的好日子。社区里“敬老宴”多姿多彩,志愿者们为老人理发、体检;子女们会带着父母去公园散散步,陪他们一起回忆年轻时的故事;幼儿园的孩子会为爷爷奶奶献上亲手做的贺卡,奶声奶气地说 “祝您重阳节安康”。
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虽写的是中秋,却道尽了人们对长辈安康、阖家团圆的期盼。重阳敬老,不只是一句口号,更是对“孝”文化的传承:时光会带走青春,却带不走亲情,多陪陪长辈,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回馈。
桌上的菊酒冒着热气,氤氲出岁月静好的模样。重阳节,是秋日的诗,是思念的信,是敬老的情。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,抬头望一望高远的天空,低头闻一闻身边的菊香,转身抱一抱牵挂的亲人。
值此重阳佳节,愿家中长辈:身康体健,笑看秋菊绽满庭;
愿远方亲友:岁岁常相见,年年共登高,纵使相隔千里,也能共享这秋光正好;
愿每一个你:能在这诗意的节日里,寻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安然,让重阳的美好,常伴岁月绵长。(张德祥)
易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