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了还是抓不完!9月29日,伊朗再次以绞刑方式处决了一名被控为以色列从事间谍活动的男子——巴赫曼·楚比亚斯尔。伊朗媒体甚至称他是“以色列在伊朗最重要的间谍之一”,这句话已经说明股票炒股配资平台,他提供的情报分量极重。
这名男子到底是什么背景?他究竟泄露了什么?据报道,他是一名数据专家,曾参与伊朗关键的电信项目。虽然他不是军政高层,但他的职位让他能接触到大量核心数据,这些情报对以色列策划定点暗杀和渗透行动至关重要。
想要实施一次成功的暗杀,需要两样核心信息:目标是谁,以及目标在哪里。在现代社会,除了内部人员直接泄密外,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间接获取这些信息。只要掌握庞大的数据库,并从中提取关键线索,就能确定目标身份与行踪。
根据伊朗司法部通报,摩萨德正是通过这名男子拿到了伊朗政府数据库的访问权,还入侵了伊朗的数据中心,并掌握了电子设备的进口路线。
有些人可能会疑惑:摩萨德为什么关注电子设备进口路线?原因很简单——这是为了渗透供应链。一旦摸清采购渠道,他们就可以通过空壳公司或中间商向伊朗出售带有“后门”的设备。若这些设备被安装在敏感部门,那么摩萨德便可轻松截取重要信息。
展开剩余56%这种做法让人想到此前在黎巴嫩发生的无线通信设备爆炸事件,只不过这次的后果更加深远。了解这些细节后,不禁让人担忧:伊朗目前使用的电子系统和设备中,有多少可能已经被“动过手脚”?这个问题事关国家安全,影响极其严重。
这次伊朗抓到了一条“大鱼”,或许能以此为突破口,全面排查并清除存在隐患的设备,修补安全漏洞。
至于这名男子是如何被摩萨德一步步拉入陷阱的?司法部披露,他曾获得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,但那其实是摩萨德精心安排的。在国外培训期间,他与摩萨德人员接触,对方替他支付旅行、住宿、语言课程和专业培训的费用。等他完成一系列指定任务后,还继续向他支付报酬和奖金。
统计数据显示,他先后出国9次,与摩萨德官员面对面会面63次,非面对面联系多达95次。这些数字直观呈现了他泄露情报的频率与规模,其造成的损害可想而知。
最终,伊朗判处他死刑,成为自今年6月以来第9名被绞死的间谍嫌疑人。这也反映出伊朗对涉谍案件的高压态度,但从频率来看,问题远未结束。
发布于:天津市易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